2021年百岁寿星展播(一)
前 言
永康市档案局(馆)近年来在认真履行“为党管档,为国守史,为民服务”的同时,开拓了关注民生,服务社会的新领域——为百岁老人建立档案。与省级医疗机构联手,组织人员,走村串户,调查摸底,深挖百岁老人的长寿经,填补了我市档案工作的空白。
《论衡·气寿篇》云:“太平之世,多长寿人。百岁之命,是其正也。”新中国成立后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人们遇上了太平盛世的好年代,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,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,神州大地处处呈现了海晏河清,惠风和畅,天朗气清的大好气象。
因此,人的寿命越来越长,百岁老人越来越多。据永康市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在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为129662人,占20.87%,65岁及以上为94911人,占15.27%。60岁及以上人口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增加了44503人,增长52.3%。百岁老人由2012年市档案馆开始建档的26人增加到2021年的79人,增长了3倍。尤为震撼的是花街镇的金章吐,唐先镇的姚桂兰今年都已达到了107岁的高龄了,身体硬朗,耳聪目明,声音洪亮,精神好,有望超过永康历史上108岁的最长寿记载。这些百岁老人就像一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丽州大地各个角落,发出耀眼的光芒,他(她)们在各自辉煌岁月中,演奏着一曲曲生命交响乐,跳动着时代的最强音。
有一句名言:“养生无术是有术。”在我们采访百岁老人中,发现许多百岁老人遵循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的自然规律,除了一些遗传因子外,绝大多数老人热爱劳动,把土地与生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,起早摸黑,栉风沐雨,在自然环境中炼就了一身有效抵抗疾病的强壮身体。平时他们很少生病,许多百岁老人从不去医院。
艰苦朴素,勤俭节约,在饮食上与“朴素餐桌”牢牢地捆在一起。粗茶淡饭、省吃俭用、不暴食暴饮。过朴素的生活,是保障一个良好的身躯,维持健康的捷径。
与人为善,心态平和。遇到烦心事想得开,不计较个人得失,没有太多压力,精神愉快,情绪乐观,保持高质量睡眠,这样能够提高免疫力,获得健康和战胜疾病的身体。
家庭和睦,子女孝顺是获得长寿的又一重要因素。尤其是当老人处在年老体衰,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情况下,更需要子女的体贴关心。有病及时治疗,细心照顾,暖心暖肺情感关怀,使老人精神愉悦,促其更快恢复健康,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。
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经济发展,社会保障,医疗技术的提高,环境改善,衣食无忧等等无疑是促使长寿的重要原因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,尊老、爱老摆上了议事日程,出台了一系列普惠政策:政府给参加城乡居保人员60周岁以上月发260元基础养老金;65周岁以上再增加10补贴,月发270元;80周岁以上在每月再增加50元高龄补贴,月发320元;100周岁以上另再增加每月300元的长寿保险金补贴,月发620元。建有1家市级社会福利中心、7家乡镇敬老院、16家乡镇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、344家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、许多村创办老年食堂、引进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等等一项项触手可及已经落地的“惠老”政策。市老龄办及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更多的惠老举措,开拓更广阔的服务项目。毋庸置疑,这些政策对促进永康人民健康长寿起了积极作用。
“车如流水马如龙,花月正春风。”在永康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下,在惠老政策的鼓舞下,在全社会关爱老人,尊重老人的良好风气的吹拂下,老年事业就像早春里的花朵越开越灿烂。老年生活越来越幸福,越活越长寿,百岁老人越来越多,社会越来越和谐。